瀏覽數量: 61 作者: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 2019-10-18 來源: 本站
第一分會場
2019年09月25日,2019國際正畸大會暨第十八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召開的第三天,也是大會舉行的最后一天。大會上午邀請了張珂和季駿擔任會場主席,現場嘉賓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朱敏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劉新強教授、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侯志明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黃蘭副教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韓向龍教授。
會議開始,會場主席季駿介紹朱敏教授,在熱烈的掌聲中,朱教授登臺講演。朱敏教授的講演題目是——手術優先是更簡單嗎?—正畸醫生的機遇與挑戰。朱敏教授不僅比較了手術優先與常規正畸-正頜聯合治療,還囊括了正頜手術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的相關內容。來自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劉新強教授與中國醫科大學侯志明教授也對Surgery-First(手術優先)正畸-正頜聯合治療結合病例,進行了深度的解釋與剖析,引領大家接觸了正畸-正頜治療的新理念,為達到正畸-正頜治療美觀、功能、穩定、準確的目標給予了更多的臨床指導。美觀,是正畸醫生追求的目標之一,黃蘭副教授與韓向龍教授從美學的角度,為大家呈現了正畸治療的巨大魅力。
大會下午邀請了龍虎與賀智鳳擔任會場主席,現場嘉賓為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王秀婧主任、寧夏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雍敏副教授。王秀婧主任和雍敏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上頜埋伏前牙的正畸治療,展現了正畸醫生的十八般武藝以及與埋伏牙之間的精彩博弈!
隨著現場聽眾的散去,會場慢慢歸于平靜,午后的空氣中也透著一絲冷清,本次大會落下了帷幕。六朝古韻,正畸秦淮。正畸情懷,來年再會!
第二分會場
2019年9月25日,CIOC&COS正畸大會的最后一天,第二分會場有幸請來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正畸科林興南、大連市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劉帆、哈醫大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閆偉軍主持會議。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主任熊暉帶來的演講題目是:隱形矯治器使用中的困惑。針對許多患者在正畸治療過程中常常擔心的“牙套臉”問題,熊暉教授設計了研究隱適美矯治過程中咬合力變化的課題,研究結果顯示:在隱形矯治初期,咬合力有減小趨勢,但患者之間個體差異性大,后續研究還需要擴大樣本量,并對患者進行分層分類。
北京口腔醫學會口腔正畸專業委員會常委徐璐璐教授演講的主要內容是舌側矯治技術聯合微種植體支抗矯治成人雙頜前突的臨床療效。通過分享多例成功的矯治案例,徐教授向我們展示了數字化舌側矯治器能夠個性化定制、準確粘接、快速內收前牙等臨床優勢。
香港大學牙科學院口腔正畸學研究生課程主任楊雁琪則圖文并茂地展示出一幅數字化口腔醫學時代的美好圖景。準確間接粘接、虛擬排牙,虛擬化頜架等數字化技術使咬合可視化,排牙時整合牙根及牙槽骨信息得以實現。此外,楊教授還重點介紹了三維全息攝影重建面部軟組織信息、動態表情重建、平均面型特征分析、術后面型模擬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現狀。相信通過楊教授的講課,我們將對數字化的口腔醫學時代我們身在何處這一問題有更清晰的認知。
四川省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軍(由廖文博士代講)帶來的則是新型下頜前導功能矯治器的研發及應用.傳統的固定功能矯治器具有雙期療程過長,牙性效應明顯,下前牙唇傾影響前導、磨牙開合等局限性。王軍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下頜前導裝置Uadvancer則有著數字化個性化,雙期統籌縮短療程、加強骨支抗加強骨效應、控制下前牙轉矩等明顯優勢,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
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委會委員付善民從中國舌側正畸歷史講起,為大家系統地介紹了活動翼舌側正畸——正畸學的一把鑰匙。通過幾個精彩的病例分享,付教授詳細地說明了活動翼舌側矯治器的基本構造和其使用的全轉移間接粘接技術。基于其托槽設計的力學特點,通過應用輔弓管、翼、底板、粗硬弓絲,活動翼舌側矯治得以分批分次內收前牙保護支抗,更有利于轉矩控制,使牙齒移動更為合理(底板和翼的閉合過程即為牙齒移動路徑),使用粗硬弓絲確定矯治目標的穩定平面。
下午的三位嘉賓則以他們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通過多例獨具風格的病例展示,與大家交流討論了埋伏牙牽引、顱骨鎖骨發育不良綜合征的外科正畸聯合治療和后牙鎖牙合的矯治策略。
遼寧省口腔正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劉奕從尖牙阻生、切牙阻生和牙根外吸收三個方面展開了有關埋伏牙牽引治療的能與不能的討論。海南醫學院附屬海南醫院口腔中心正畸科主任謝奇帶來了兩例顱骨鎖骨發育不良綜合征:多顆牙埋伏阻生外科與正畸聯合治療病例,并總結了埋伏阻生牙的治療關鍵:CBCT明確識別定位,減少牙槽外科手術時間,清晰的萌出途徑和釉牙骨質的精細處理。廣西醫學美學與美容學會副主任委員方志欣則通過病例分享了她獨特的交互牽引、頜墊、微種植釘等相關矯治器設計經驗。
第三分會場
2019年國際正畸大會暨第十八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進行到第三天,參會人員的學習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上午在兩位教授的主持下,會議拉開了帷幕。林新平老師用臨床病例生動介紹了易位牙的生物力學機制,他告訴我們,做正畸要時刻考慮生物力學特點。緊接著,劉志堅老師結合臨床病例、影像學表現、文獻參考,介紹了正畸過程中橫向問題的解決方式。然而,水平向與矢狀向、垂直向三者互相影響,解析問題時不能獨立開來。深覆合深覆蓋作為臨床中常見的錯合畸形,其獨特的矯治方案引起很多醫生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李煌老師對于這個問題的經驗,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員的興趣。然后,于艷玲老師向我們講解了非常規拔牙矯治中的得與失。上午最后一場演講在周珊老師“正畸治療設計的實戰寶典”的愉快氣氛中結束了。
下午的會議在廖文老師的主持下徐徐展開。武秀萍老師的“基于垂直骨面型錯合機制的微種植體臨床應用方案設計”專題的演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典岳老師用自己的發明專利------前牙咬合導板生動闡釋了其在不同錯合畸形情況下打開咬合的機制和效果。孔衛東老師介紹了青少年骨性III類錯合的矯治策略。會議最后,史建陸教授向我們介紹了3D可控托槽的臨床初探。
本次會議圓滿結束!